1、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
上世紀兩次石油危機給西方國家的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尤其是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已逐漸成為常規化石燃料的一種替代能源,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地區將可再生能源作為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的加利福尼亞,2017年20%的電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2002年已經達到12%);歐盟,2010年22%的電力或整個能源的12%將來自可再生能源(1999年可再生能源電力為14%,1997年占整個能源的6%);德國,2020年20%的電力和2050年整個能源的5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2002年電力占6.8%);日本,2010年光伏發電要達到483萬千瓦(2003年為88.7萬千瓦);拉丁美洲,2010年整個能源的10%要來自可再生能源。
2002年全世界消費的可再生能源近30億噸標準煤,約相當于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3,其中傳統可再生能源約占85%,新的可再生能源約占15%。在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風力發電是發展最快的。在過去的6年里,風電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22%,2004年新增裝機797.6萬千瓦,全球累計風電裝機達到4731.7萬千瓦。歐洲是世界風電發展最快的地區,2004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的72.4%在歐洲,15.9%在亞洲,6.4%在北美。2003年,歐洲風力發電量達到600億千瓦時(相當于歐盟15國2.4%的電力),滿足1400萬戶家庭提供了電力需求。
太陽能發電也發展很快。2004年,全球光伏電池的生產首次超過了100萬千瓦,比2003年增長了60%。全球88%的光伏組件和光伏電池的生產集中于12家國際大公司,其中日本占全球的52%,歐洲占26%,美國占12%。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光伏電池生產國是日本(61.8萬千瓦)和德國(18.5萬千瓦)。
太陽能熱水器是完全商業化了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國者和消費國。國際能源機構(IEA)的一項研究提供的2001年統計數據表明,太陽能集熱器的全球總計安裝面積為1億平方米,排在前位的國家是中國(3200萬平方米),美國(2340萬平方米),日本(1210萬平方米)和歐洲(1120萬平方米)。無論是光伏發電還是太陽能熱水器產業,未來的主流趨勢是發展太陽能一體化建筑技術。
生物質資源是多樣化的,在全世界應用廣泛。2002年底全球生物質能源發電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生物液體燃料超過2000萬噸。德國在利用厭氧發酵(沼氣工程)處理廢棄物發電技術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已建成1900個沼氣工程,2004年沼氣發電裝機27萬千瓦。
與此同時,國家上地熱能和海洋能的開發利用也都取得新的進展,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2、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趨勢
縱觀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有以下幾大趨勢:
(1)、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成本持續下降。
以風力發電為例,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風力發電的單機容量從10個千瓦,上升到幾千千瓦。2003年世界安裝的風機平均單機容量已經達到1300千瓦,風電成本從80年代初的20美分/千瓦時,下降到目前的5美分/千瓦時左右,其中自90年代以來,成本就下降了50%。據預測,2000至2010年風電成本還可以下降30%。屆時,風電成本基本上可以和常規能源發電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