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優質無煙煤的價格在1000元左右(2011年3月價格),所以一臺1000千瓦電功率的風力發電機組如果使用我們的這個專利技術進行熱水儲能利用,在額定的發電功率下,每天將會產生約1.94萬元的經濟效益。
利用風電制熱,賣熱能可以獲得長遠而且巨大的利潤,這比上不了電網,在閑置的無效益狀態(實際是負效益狀態,還需要定期的養護,看管)的風力發電機組是有天壤之別的。
5-3:無煙煤的價格在1000元左右(2011年3月價格),所以一臺1000千瓦的風力發電機組如果使用我們的技術進行儲熱利用,無論是采用高溫儲熱或者是中溫度儲熱每天都會最少產生約1-2萬元的經濟效益,尤其是中溫度的儲熱方式,改造費用特別低,推廣速度特別快,經濟效益特別好。
可以使閑置的無效益狀態的風力發電機組立馬產生經濟收入,與其盼望上網(艱難的祈求)的“等待和閑置”不如應用我們的專利,立馬變成大大賺錢的“印鈔機”,大風一來就是鈔票滾滾而來,鈔票拿到手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因為利用風電制熱總的風能利用效率比“并網”方式高很多(可以利用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的風能,產生更多的熱能),所以不管采用高溫儲能或者中溫儲能方式,都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風能利用效率,按照最低估算,采用“風電制熱、儲能”方式,一臺風力發電機組至少可以比專門上網的機組多1.5倍的出力,最高可以達到2.5倍的出力,此項技術可以使風機大幅度的釋放出“潛能”,(指總輸出電功率成倍增加)增加更多的經濟效益。
5-4:新的并網方式介紹:先將風力發電機組產生的電能進行儲熱,在儲熱的基礎上采用熱能發電方式(蒸汽發電的傳統郎肯循環、低溫方式的有機郎肯循環發電、斯特林發動機發電等),因為儲存的熱能是可以調節的,因此可以得到“穩定、可調”的優質電能入網,在電網高峰時將大量穩定而且可調整輸出功率的電能輸入到電網里,這將是電網最歡迎的方式,那時候風電機組請求上網的困難局面就可以反過來了,當然此種模式需要配套設備并投入一定的資金的,這是一種將“垃圾電”變為“黃金電”的技術,應該大力推廣。
六、風電制熱、儲熱技術將改變目前的風能利用模式:
據悉國家能源局近期出臺的《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此《規范》嚴格的規定了上網的條件,現有的2萬余臺風力發電機組近八成因為沒有“低電壓穿越”功能,是不達標的,需要巨額的資金(50-100億)進行改造,使現有已建成的風力發電機組面臨不能夠上網的尷尬局面,究竟如何解決此難題,后果難料,只能是拭目以待。
而制熱、儲熱模式因為不再走“直接上網”的傳統道路,所以不再考慮電壓穩不穩,頻率對不對,有功電能、無功電能達不達標,功率因數是多少等并網必須的條件,只要求風力發電機組能夠產生“全功率有效電能”即可,因此與“上網型風電機組”相比結構將大大的簡化,昂貴復雜嬌氣的“電子變流器”就不需要了,這樣就節省了一大筆制造成本。
風力發電機組進行制熱模式運轉時“儲熱體”對于風力發電機組來說,就是一個理想的“耗電制動”系統并且是自動進行調節的,可以根據風能的大小自動的消耗所產生的電能,遇到超過“切出狀態又叫停機狀態”的大風時只需要“偏航調整或者停機”,很寛的儲熱性能可以高效率的吸收大風時的能量,往往使原來設計的額定功率的并網型機組達到1.5-2.5倍的出力,效率提高很多。
制熱、儲熱方式作為整個機組的一個牢靠的系統,還使風力發電機不再有“甩負荷逃逸”的現象發生,而突然甩掉大負荷造成的“飛車”現象是“并網型機組”經常發生的,所以“并網型”機組需要精心的設計防止“飛車”的復雜的調速機構和快速卸載機構,這些機構在“風電制熱機組”上都不需要,這又節省了一大塊制造成本。
因為去除了并網所需要的復雜而昂貴的多個控制系統,如大功率電子變流器;結構復雜的風力機功率調節系統;自動保護變槳動作系統、緊急停機系統,所以能夠使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結構變得十分簡單,不但大幅度的降低了造價,也大幅度的降低了制造技術難度,更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的支持,肯定會有更多的技術條件稍差的機械加工制造企業都能夠生產出價格更低廉、更皮實耐用、經濟效益更好的風電制熱機組,如此的局面很可能催生出一個嶄新的“風電產熱機組”或者叫“風能制熱機組”行業,這個行業的大干快上的大發展,將使風能利用、熱能利用迅速走上更廣闊的道路。
如果包括其它的自然能源制熱和儲熱,更可以大幅度的利用所有的自然能源走這條“儲熱、熱能利用”的路,使全社會盡快的進入制熱、儲熱型的“新能源時代”,造福中國、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