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強烈反對美方這一初裁結果。”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風電專委會主任施新春對記者表示,“此次‘雙反’調查涉及我們協會重山風電和中船澄西兩家會員單位。美方不承認自身產業競爭力不夠,不從自身找原因,卻欲通過對我們的風塔相關產業扣上‘反傾銷’和‘反補貼’的帽子,達到對自身產業實施保護的目的。”
施新春認為,“這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如此‘保護措施’不僅不利于中美兩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也不利于降低美國風電運營商的發電成本,不利于新能源在美國的普及推廣。”
風電產業受影響
記者還采訪了一家行業內的上市公司泰勝風能,公司董秘鄒濤表示,美國的“雙反”調查對該公司具體影響不大,公司沒有參加強制應訴。“美國‘雙反’多數還是針對直接出口的企業,泰勝風能的出口是通過貿易商,因此在海關的記錄中是貿易商的名字,而不是公司名字。”但是他也承認,整個雙反調查對行業有影響,作為行業公司就不可避免受影響。
鄒濤認為,“美國‘雙反’更多不是針對風電產品,而是針對產品采用的鋼材。美方認為,中國的鋼材存在政府補貼,因此對產品也是一種補貼行為。”
另一家受影響的上市公司為天順風能。美方初步裁定天順風能(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的初裁稅率為26%。
今年以來,美國經濟復蘇進程依然緩慢,導致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商務部曾表示,中美在新能源產業領域互有需求,應互利合作。美方此舉不利于兩國新能源領域的進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