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部負責人告訴告訴導報記者,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好轉以及智能電網等風電基礎設施的改進,預計今后2-3年內,并網難等不利因素即可消除,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下一步風電并網的壓力將進一步減小。一些大型發電廠存在減排任務,通過建設風電場可以增加碳排放量配額,一些風電場還可以出讓碳排放量配額并獲得政府補助。”熟悉環保產業的張先生向導報記者透露,風電場的發展將助力風電裝備企業消化過剩產能。
“目前市場還談不上飽和,只是經歷了幾年持續擴張以后,總量變小了。對于多家跨國風電企業而言,中國市場依然在其全球戰略中占據最重要位置。”對于風電裝備的未來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同樣也抱有信心。
“兩海”是趨勢
李玲認為,在傳統陸上風電遇冷、國內市場近乎飽和的情況下,發展海上風電及進軍海外市場或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東營的風能資源和“藍黃”戰略政策吸引多家風電企業落戶,風電裝備企業隨之而來。在國華、華能等企業在東營新戶、仙河、河口街道等地興建風電場之后,華銳風電也將目光瞄向東營,投資15億元在此建設山東華銳。
華銳風電董事長韓俊良也明確表示,“兩海”——海上風電和海外拓展,是華銳風電未來發展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