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豐富的經歷,才讓他得出了這樣的感慨。在他看來,在制定目標和戰略規劃方面,我們不僅需要崇高的理想,還需要強硬手段和堅強的意志。他說:“現在不能把歐盟看做一個純粹的整體,歐盟國家之間差別也非常大?,F在我們希望能制定一個統一的政策,但是這個確實非常難。”
這也許也是他對中國情有獨鐘的原因。推動政策的制定才是最重要的一環。而在中國,這一環節不是問題。國內發對的聲音,國外的影響都不會構成太大的阻礙。
正如記者問到奧巴馬龐大的財政刺激計劃及雄心勃勃的能源新政能否成功時,帕爾茨很輕松地說,奧巴馬投的錢還遠遠不夠,要短期內見到成效很難。
記者立即反問道,奧巴馬已經計劃投入622億美元直接用于投資綠色能源,還有200億美元的投資用于鼓勵綠色經濟發展的減稅政策。這個規模已經創美國歷史之最了。為什么還覺得不夠,那么多少才算夠呢?
他說:“這很簡單,因為光靠政府是不行的。奧巴馬投入再多的錢,整個國家不行動起來,下面的企業不做實事,肯定進展緩慢。”
在帕爾茨眼中,對綠色能源發展投入的600多億并不算多,就是投6000億也可能不夠。而且,美國能源政策的制定太復雜,遇到的阻力太大,這也是它會進展緩慢的原因。
紛紛為中國出謀劃策
作為資深的風能專家,麥卡德積極為中國的風能發展出謀劃策。
他首先了介紹丹麥的經驗。丹麥自1974年就開始積極探索新能源開發。在過去的30年中,丹麥Thy地區在發電與供熱方面做到了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其電力的80%來自風能,20%來自沼氣。而且,丹麥作為世界風能發電大國,也是風力發電機生產大國,許多丹麥風能公司都已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投資建設了許多工廠。
他說:“中國還可以大力發展沿海風能。目前中國的風能項目還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對稀少的一些地區,中國東部擁有較長的海岸線,蘊藏著良好的風能資源,應該多利用東部海岸線發展沿海風能。”
對于風電投資大,風險高的問題,他說:“風電的投入相對來說是比較大,并且是一個長期的投資項目,企業收回成本需要一定時間。因此,企業應提前做好相應的回收成本規劃。”在設計和開發風力發電領域,麥卡德希望能將他30年來積累的技術和成功經驗與中國企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