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發展要著力提質增效,在合理控制新開工和投產規模基礎上,加快加大水電、核電和調峰電源建設,拉動和穩定經濟增長,提高電力資產利用效率和效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在2015年中國電力發展論壇上表示,要適度控制新能源發電建設節奏,加快跨省區送電通道及配電網建設,著力解決棄水、棄風和棄光問題;全面貫徹落實電力體制改革要求,在試點基礎上,加快研究制定各項實施細則意見;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加快實施電能替代戰略。
加快加大水電、核電和調峰電源建設
據介紹,隨著電力供需進一步寬松和電力消費換擋到中速增長,電力發展重心從主要解決用電“有沒有”問題轉移到主要解決“好不好”問題,著力推動電力結構調整、促進行業提質增效升級。
歐陽昌裕認為,要因地制宜、遠近結合,合理控制電源新開工規模。一是提高電力系統調峰電源比重,減輕煤電機組深度調峰負擔,降低煤電機組供電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各類型電力資產尤其是煤電資產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應因地制宜、因技術經濟條件支撐和當地電力供需情況,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穩妥有序推進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避免環境效益差、經濟代價大、能源消耗多、帶來二次污染的超低排放改造。二是加快加大水電和核電建設,提高年度新開工規模中水電和核電比重,既能夠拉動和穩定經濟增長,又能夠有效規避當前供需寬松困局,且能夠確保電力結構綠色轉型和保障電力中長期安全經濟供應。
適度控制新能源發電建設節奏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電發展迅速,政府、行業及企業采取多項措施來促進消納,但棄水、棄風和棄光問題仍然存在。
據悉,今年一季度,吉林、甘肅、內蒙古等地棄風限電比例超過20%,據相關單位預測,今年四川和云南棄水電量可能分別超過100和300億千瓦時。
歐陽昌裕表示,建議首先要適度控制新能源發電建設節奏,調整新能源發電思路,提高新能源發電利用率。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發電應該是優先發展發電成本較低、容量品質較好和環境效益好的水電和核電,過快發展風電和光伏發電將造成生產能力過剩進一步加劇、電力資產利用率進一步下降、全社會電價上漲壓力進一步加大和國家財政補貼能力不足進一步顯現,需要適度控制新能源發電建設節奏。“同時,發展風電和光伏發電應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原則,近中期優先鼓勵分散、分布式開發。”
“加快加大清潔能源基地的跨省區輸電通道建設,盡快核準開工建設西南水電基地外送通道,確保現有電源過剩能力得到更大范圍消納、新增電源能及時送出。”歐陽昌裕表示,要嚴格落實《關于改善電力運行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文件,在年度電量平衡中預留空間和優先消納、加大調峰輔助服務等市場機制,加強廠網協調,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加快加大配電網建設和智能化升級改造,提高電力系統對分布式電源消納能力和供電質量。
加快制定電力改革實施細則和配套文件
《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實行 “三放開、一獨立、三強化”。
歐陽昌裕認為,當前,一是要按照先試點再推廣原則穩妥有序推進改革。逐步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范圍,加快研究制定各項改革實施細則和配套文件。二是加快建立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新機制。結合近些年日益增大的電網調峰、調頻、調壓和用戶可中斷負荷等輔助服務新要求,完善并網發電企業輔助服務考核機制和補償機制。根據電網可靠性和服務質量,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建立用戶參與的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機制。用戶可以結合自身負荷特性,自愿選擇與發電企業或電網企業簽訂保供電協議、可中斷負荷協議等合同,約定各自的輔助服務權利與義務,承擔必要的輔助服務費用,或按照貢獻獲得相應的經濟補償。三是加快制定《自備電廠管理辦法》,加強和規范自備電廠監督管理。規范自備電廠準入標準,自備電廠的建設和運行應符合國家能源產業政策和電力規劃布局要求,嚴格執行國家節能和環保排放標準,公平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相應的調峰義務。擁有自備電廠的企業應按規定承擔與自備電廠產業政策相符合的政府性基金、政策性交叉補貼和系統備用費。完善和規范余熱、余壓、余氣、瓦斯抽排等資源綜合利用類自備電廠相關支持政策。
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實施電能替代
在今年全國電力供需進一步寬松形勢下,海南、山東等地區仍然存在電力缺口,極端氣候條件下部分地區電力供應仍會比較緊張,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壓力依然較大。歐陽昌裕建議,一是認真做好迎峰度夏電力運行工作方案及預案,統籌電力供需平衡及要素保障。二是加快供需偏緊地區重點電源和電網項目建設,加大跨區跨省電力調度和互濟力度,最大限度保障電力供應。三是加快在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領域推廣實施電能替代戰略,提高全社會電氣化水平,不斷提升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