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與圖3顯示,金風科技的750kW機組在2003年至2005年的裝機規模化程度更高,2005年至2010年的該機型裝機量經歷了一次強勢增長和一次穩定裝機階段。在2010年至2011年,金風科技的該機型在裝機市場中開始迅速減少,2011年以后在市場中已難覓身影,到2014年,金風科技總共積累了近3GW的750kW機型裝機容量,是我國750kW機組裝機量最多的整機商。而浙江運達的750kW機型雖然在批量銷售階段的前期裝機量并不明顯,但在2009年之后的新增裝機下降趨勢更為平緩,因此到2014年也積累了500MW以上的裝機容量。
圖4歷年各整機商750kW機組在我國的新增裝機容量占比
在歷年各整機商的750kW機組裝機比例方面,如圖4所示,在2004年以前NEG-Micon占有絕對優勢,其中有5年時間所占比例達到了100%。而2005年至2010年,該機型的裝機則是以金風科技和浙江運達為主,其中金風科技所在比例保持在70%以上。2011年和2012年兩年,金風科技沒有該機型的裝機,因此,運達風電所占比例達到了100%。2013年金風科技安裝了7臺此類機組,而運達風電安裝了3臺,雙方占比顯而易見。
其實,在2014年單機容量為750kW的機組,就已經沒有新增裝機,這也是本文立意的重要原因。由圖5可看出,累計到2014年年底在我國安裝的全部750kW機組中,有82%是金風科技安裝的,16%是運達風電安裝的,2%是NEG-Micon安裝的。
圖52014年各整機商750kW機組在我國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
事實上,750kW機組的國產化還有三個值得紀念的方面。
一是體現在出口方面。金風科技第一單國際業務是2008年在古巴實施的價值640多萬美元的風電項目。該項目是古巴首個風力發電項目,是金風科技第一個出口項目,也是中國第一個成套風力發電設備的出口項目,刷新了金風科技成套機組出口的記錄,也刷新了中國海關成套風電機組的空白。這個項目中所使用的機組正是750kW型機組。2012年10月,金風科技承接了烏茲別克斯坦750kW風電示范性項目,使用的也是該款機型。
二是體現在高海拔地區應用方面。由于750kW機組便于運輸,且質量可靠,被較早地應用于高海拔風電場中。例如,由浙江運達供貨并承擔調試任務的云南省大理市華能港燈大理大風壩風電場工程獲得了2010年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這個風電場是云南省第一個風電項目,位于大理市以南、與蒼山洱海相鄰,共裝有64臺由運達公司生產的750kW高原型風力發電機組。這款機組由于成功克服了高海拔風電場空氣密度低、高潮濕、多雷暴、易凝露、強紫外線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保持了長時間無故障地穩定運行,機組可利用率在99.5%以上。
三是體現在高可靠性方面。在此前的采訪中,金風科技總裁王海波向《風能》透露,金風科技的750kW定速定槳型風力發電機組由于結構相對簡單,皮實耐用,在經過多年的使用后,仍普遍保持著99%以上的利用率。由此看來,無論是金風科技還是浙江運達的750kW機組,總體來說都質量過硬,在一段時期內,對于我國風電產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有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