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開始,我們已經打造了“鑫屋頂”計劃,在35個子公司開展分布式計劃。分布式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未來在發展過程中會發現更多問題,希望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使管理更加完善,更加信息化、系統化。
中利集團副總裁陳杰:
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創新協調發展
智能光伏+科技農業利國利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突破了光伏產業的土地瓶頸;二是通過成立中利光伏農業技術發展公司,創新了荒灘、荒地、鹽地的改良技術,實現了光伏下的機械化大農業;三是光伏扶貧農場,用光伏+科技農業的模式確保扶貧政策的穩定收益。
在智能光伏嫁接大農業的先進技術方面,實現了光伏嫁接大農業的機械化耕種。與傳統的100MW占地3000畝相比,智能光伏只需要1700畝,大幅節約了土地。
在智能光伏嫁接水稻種植的先進技術方面,我們采用了單板組件安裝、傾斜度等技術,使光照率達到75%以上,產量比周圍大面積要高一些。
在智能光伏嫁接智慧農業方面,我們跟華為共同研發了“智能光伏”云中心監控系統,對環境溫度、土壤濕度、肥力進行實時信息監控,利用光伏支架上裝置噴管,實現噴淋、噴灌、施肥,形成智慧農業。同時利用光伏電源,創新設置了大量太陽能殺蟲裝置等。
在創新村級項目方面,光伏扶貧農場實現了產業組團、包縣脫貧,可創造貧困村每年凈收益30萬元左右。我們可以為顧客擔保雙收益。
在合作制農場領域,與貧困村成立合作社農場,幫助農民成為產業工人,為農民提供了非常穩定的收益。產業工人有光伏加農業穩定的雙收益,實現共同的發展致富。
江蘇智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蔡元堂:
逆變器“黑科技”帶動光伏效率提升
智聯電氣主要是致力于35KV智能集成預裝式變電站、智能模塊化變電站、智能一體化光伏逆變器、光伏箱式變電站等。我們的產品主要是逆變器和變壓器為主集成的一個設備。
逆變系統是整個光伏系統的橋梁,新技術的應用將顯著提升整個系統的效率。比如高效的散熱技術、獨有的軟件算法、提高可靠性的技術、碳化硅、高壓逆變等新技術都可以提升光伏的發電效率。
目前,1500V的高壓逆變系統已經開始使用,未來有望實現3000V等級,甚至是10KV等級。特別是碳化硅二極管和碳化硅IGBT技術的應用,將帶來逆變器的革命,使其體積減少一半以上,開關頻率提升3倍以上。在這些新技術的帶動下,未來旅行箱發電廠也將成為現實。
中國光伏行業秘書長王勃華:
光伏產業面臨發展拐點
光伏裝機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超過100%,裝機仍以地面集中電站為主,但分布式電站在8月份后占比開始加速擴大。“領跑者”基地項目在三季度招標,各省普通招標也陸續進行配置,扶貧項目指標也已下發,分布式電站建設速度在加快,出現全國搶屋頂資源的景象,四季度國內光伏市場需求逐步回暖。
目前,行業也顯現出一些新趨勢:第一,“領跑者”項目的實施推動了技術創新速度加快,技術升級已是大勢所趨。業主傾向于選擇使用PERC、黑硅、 MWT和N型雙面電池等新型高效技術;第二,市場集成度將進一步提升。一方面,電站開發進一步集中于大企業。“領跑者”基地項目中標單位主要集中于幾家發電央企和幾家制造企業。另一方面,電站開發商組件招標也不斷集中于有實力、有品牌、有技術的制造企業;第三,生產成本將繼續下降。技術進步對設備成本下降成效顯著。組件成本、系統成本、逆變器成本、電價8年分別下降了90%、88.3%、 91.5%、77.5%;第四,上網電價下降速度加快。2016年七個基地項目中標上網均價屢創新低;第五,非技術投資成本問題逐步顯現。非技術成本顯著提升,極大蠶食了技術進步成果。
預計“十三五”期間,光伏市場需求總體依然強勁,分布式光伏或將進入發展快車道。不過,歐洲光伏發展經驗也表明,市場不可能永遠保持快速發展。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按照發展規劃,后四年每年市場規模預計不會超過今年,但市場發展往往會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目前,光伏行業發展已步入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驅動的新階段,各方面都需要以變革的態度面對未來調整。
四季沐歌太陽能總裁李駿:
中國光熱市場應用較為單一
太陽能光熱在中國的應用市場超過60%是在工業領域,38%-40%是家庭應用。家庭應用主要是熱水和熱水系統。相比國際而言,中國的光熱市場應用比較單一。
太陽能熱利用分三個部分:一是低溫領域,即80度左右的熱應用,主要是民用、商用、工業用的太陽能熱水器,主要用在熱水、采暖、工業低溫用熱等;二是250度左右的中溫領域,主要應用是太陽能的制冷空調,工業加熱烘干,海水淡化等;三是高溫領域,400度左右,主要是發電。
在低溫領域的應用趨勢,一是多能源復合應用;二是與建筑一體化;三是智能化與物聯網融合;四是跨季節蓄熱采暖,通過把春天、夏天、秋天多余的熱量蓄積起來,到冬天來解決消費者采暖的供給,這樣可以大量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費。
太陽能熱利用走過了近30年的歷史,但今天面臨諸多發展瓶頸,與幾年前光伏面臨的狀況相似,我相信通過創新和堅持不斷的發展,太陽能的熱利用市場會像光伏市場一樣迎來新的春天。讓陽光改變生活,用綠色回報社會。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副總裁尚耀華:
預計2020年前光伏補貼會取消
今年全球的光伏裝機量預計是37GW,2019年有望達到93GW。中國、日本、美國、印度仍然是世界上光伏產量和裝機量最大的地區。根據分析,把全球市場劃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中國、美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屬于A類市場。B類包括印度、韓國、南非等國。C類包括智利、澳大利亞、墨西哥、土耳其等國家。總體來看,A類市場投資回報比較穩定,但存在投資飽和的風險。B類市場更多是以價格競爭為主。C類市場則是未來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對于成熟的市場來說,政府補貼會繼續消減,直至取消補貼。我們預計在2020年之前中國的光伏補貼會取消。在其他一些成熟的市場國家,這種政府補貼也會逐漸消減,同時在電站的開發過程中競標制會大幅度采用。預計明年以后,中國大部分的地面電站都會采用競標制的方式。我們認為市場需求結構將從集中式發電向分布式發電轉移,分布式發電最終將成為光伏電站的主流形式。隨著分布式的發展,私人需求成為主要的驅動因素。
中天科技集團新能源產業鏈總經理曹紅彬:
分布式光伏要立足于高標準
中天科技的理念是“精細制造”。在分布式光伏領域,中天科技已經做了52個項目,在工廠的分布式方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在與宜家等世界500強的大企業合作開發屋頂分布式的過程中,我們也深刻體會到,這些企業有這樣一種理念:“不要認為這個項目是你投資的就與我無關,你在我的屋頂上面做的項目必須要符合我的企業文化。”
正是外資企業這些極致的要求,讓中天科技從圖紙到建設整個流程都按照高標準來做,長此以往,也使得中天科技在分布式光伏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模式。
現在大家都認為做分布式很難,為什么?原因就在于風險評估。我認為,只要企業用心做,精心去開發,一定可以做到25年。目前,中天科技在分布式領域的裝機量還不是很大,但我們搭建了自己的遠程監控平臺,建設了自己的團隊,任何出現的問題都可以第一時間解決。這為我們未來的收益提供了保障。
目前,在行業內也有這樣的苗頭,一味追求低價,把最便宜的產品放到屋頂上,實際上隱藏了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旦出現居民觸電等安全事故,對整個分布式光伏行業將是毀滅性打擊。
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可持續發展專員謝文寶:
中法可相互借鑒共享發展新能源經驗
法國的能源轉型有六個目標:一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2030年的目標是減少40%;二是減少能源消耗,到2050年可以減少50%;三是減少燃料消耗;四是提升能源消費中可再生資源的比例,法國規劃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32%;五是減少垃圾;六是促進可再生能源持續健康發展。
針對此目標,法國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建筑和住房的能源效率,目前法國建筑的能耗占全國總能源消耗的44%。其次,促進綠色交通的發展。再次,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應對能源挑戰方面,法國和中國面臨許多相似的問題。在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領域,法國和中國可以共享經驗,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