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有膽略繪宏圖——全國政協委員張國寶詳解“十二五”能源發展戰略
與記者縱論能源話題一個半小時,張國寶似乎言猶未盡。這是66歲的張國寶委員自兩個月前卸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能源局局長后,在新華社多媒體演播室第一次接受媒體采訪。
適逢全國兩會召開,他第一時間對這次提交代表委員審查討論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涉及的能源內容,作了詳細解讀。
著力調整能源結構,11.4%是約束性指標
從8.3%到11.4%再到15%,5年一跨越。張國寶說,未來10年我國將致力于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比重,使我國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目前的僅為8.3%,提高至2015年的11.4%,再到2020年實現我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15%。
“11.4%寫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是一個必須完成的約束性指標,是5年能源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他表示。
過去5年,我國迅速崛起為世界能源大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和消費總量均躍居世界第一,供應能力顯著增強,能源結構明顯優化,新能源迅猛發展。
張國寶列舉兩組數據予以佐證: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到去年底超過9.5億千瓦,“十一五”期間就擴建了4.45億千瓦,幾乎是過去55年裝機容量的總和;其中,水電裝機突破2億千瓦,5年新增投產裝機9600萬千瓦,接近我國水電百年里前95年的總和。
“但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十分突出。”他說,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接近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多個百分點,而石油、天然氣和核電比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應努力增加清潔能源的比重。
作為11.4%這個目標數字的參與制定者,張國寶認為這個約束性指標經過努力可以完成,途徑是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同時推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節能減排任務依然艱巨
“增加清潔能源比重的同時,要大力推行節能減排。”張國寶說,分別降低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16%和17%,作為約束性指標寫入了“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
張國寶說,“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這就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部門測算認為,到2015年末應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0億噸標準煤左右。他解釋,2010年的能源消費總量為32億噸標準煤,2015年若控制在40億噸標煤,則年均增長速度為4.24%,相較于7%的GDP增速目標,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過去5年我國淘汰了7200多萬千瓦小火電機組,相當于一個英國或韓國全國的裝機容量。能源領域節能減排還有潛力可挖嗎?
“能源領域自身的節能潛力很大。例如,減少線損、減少發電廠用電率、提高煤礦和油田回采率等。”張國寶說,“十二五”還將重點在潔凈煤、煉油、火電、核電以及可再生能源領域,開展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試點示范工作。
保障能源供應安全也是“十二五”能源發展重要任務,未來5年我國將完善石油儲備體系,加強天然氣和煤炭儲備與調峰應急能力建設。
張國寶特別提到,最近的中東變局迅速提高了國際油價,再次敲響了能源安全的警鐘,能源安全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要對石油替代早作部署。
有效發展風電要著力解決并網消納難題
說張國寶是“追風第一人”似不為過。2005年末,全國風電總裝機僅126萬千瓦,風機大部分依賴進口,風電價格每千瓦時約1.5元,遠高于0.3元至0.4元的水電和火電價格。
在他推動下,國家推行了規模發展、引入競爭、促進國產化三大政策,加上《可再生能源法》對補貼基金和全額收購可再生發電的規定,使得我國風電價格迅速降至當前的每千瓦時0.5元左右,風電行業迎來爆發性增長。
到2010年底,我國風電裝機總量超過4100萬千瓦,連續5年翻番增長,風電設備制造能力快速提高,同時風電也從陸上走向海上。
但隨著風電裝機規模的擴大,風電發展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張國寶坦言:“一個是機組設備性能和可靠性問題。在風機零部件質量和機組設計方面與先進國家差距雖然在縮小,但真正建成風電強國還需要下力氣解決好這些問題。”
另一個制約風電發展的難題是并網消納。統計數據顯示,超過4100萬千瓦風電裝機總量中,只有3100萬千瓦是并網容量。
“‘棄風’確實存在,原因多種多樣,有技術問題,也有體制問題。”張國寶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