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的油脂灑落在機艙各個角落,甚至“流向”塔筒。2008年在新疆達坂城發電一場調研時發現,至少1/3風力發電裝備立柱是由于泄漏變黑的。這些泄露的油脂不僅難以清理,影響美觀,更重要的是,沒能及時清理的油脂堆積在機艙各處,極有可能引發電氣設備故障,從而導致火災的發生,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隱患,見圖1。
圖1:主軸密封泄露現場
泄露的油脂加大了維護人員的安全風險。油脂灑落在機艙,使得維護人員更易滑倒摔傷,同時,觸電的可能性也加大。
最根本的,泄露的油脂必須盡快清除,而現時油脂清除基本依靠人工。這就增加維護人力資源尹入,從而增加了風機運行維護的整體成本。
主軸密封泄漏的危害性不一而足。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研發長壽命的密封元件,實施有效的在線改造,解決泄露問題,延長風力發電裝備的工作時間是十分必要且緊迫的。
2.主軸密封失效原因
造成主軸密封泄漏這一“表象”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密封失效,而造成密封失效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2.1進口密封產品“水土不服”
風電行業在我國真正發展時間較短,初期整體設計方案、配件等均來自歐美風電產業發達國家。而一般歐洲國家風電機組供應廠商提供的產品都是按IEC標準、II級風況、-20 -+40 0C溫度范圍設計。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較大,歐洲等國外生產的配件不一定能完全適合我國的所有氣候條件。比如考慮到我國風力資源豐富的西北方地區,冬季氣溫很長一段時間維持在一30。C以下。這些情形是相關風電機組設計從業人員必須從設計之初就應該考慮的,即研制與氣溫要求相符合的低溫型機組及相關配件。低溫型機組的關鍵部件是低溫型密封系統,因此更優的耐低溫能力成為目前主軸密封在線改造項目密封材料研發的方向之一。
2.2密封系統結構缺陷
密封系統的結構缺陷是密封失效的根本原因,以V型密封圈作為唯一的主密封使用的密封結構系統就存在明顯的缺陷。
2.2.1V型密封圈密封機理
V型密封圈又稱水封,是一種旋轉軸端面用純膠密封,用于防止外界的灰塵、粉末、水及它們的混合物和油脂等進入軸承或密封系統。其更多的應用于防塵、防水,或者作為二道密封以保護住密封在惡劣的工況下正常工作。V型密封圈通常是利用橡膠固有的伸縮性拉伸后直接箍緊在軸上,與軸一起旋轉,從而產生一個離心力。由于離心力的影響,唇口的接觸壓力隨速度增加而增加,這就意味著,摩擦損失和熱量保持在較小的值,因此達到優良的磨損性能,從而延長密封壽命。不同軸徑的線速度和能量損耗的關系如圖2所示。
圖2:不同軸徑/線速度和能量損耗的關系
V型密封圈的結構特點使得其不抗壓,在軸承內部存在壓力的情況下,油脂泄露必然發生。這種泄露與產品自身的產品屬性沒有多大關系,完全由密封系統結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