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很多從事故障診斷專業的工程師問過我們培訓中心的老師,干這一行有啥“秘笈”嗎?老師從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的理念,今天就來和大伙兒簡單聊聊。
問:您有這么多年的故障診斷經驗,有什么“秘笈”嗎?
答:呵呵,“秘笈”談不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進行振動監測與故障分析診斷工作中,應將“傳統診斷”(眼看、耳聽、手摸)、簡單診斷(以簡單測振筆測量機組振動幅值大小)與精密診斷(以振動數據采集儀器,對機組進行波形、頻率、相位的數據采集)相結合,即:“三位一體”的診斷分析工作法,其三者的關系不是誰替代誰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故障分析診斷能簡單的絕不要復雜,當然對于一些大型設備或者復雜設備還是要進行精密診斷的。現在很多從事診斷工作的同行,由于儀器和技術的發展,而沒有更多機會接觸和使用傳統和簡易診斷了,對于診斷人才的培養,這是一個缺失,從事分析診斷的人員要將“傳統”與“現代”、“簡易”與“精密”結合起來,才能夠達到一個更完美的層次。
一個出色的現場故障分析診斷工程師,必定要經歷傳統診斷、簡易診斷和精密診斷的學習和歷練,缺少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全面的。從我個人的經驗看,傳統診斷和簡易診斷更為艱難,但從中獲得的知識卻遠比精密診斷來得多、來得實在,沒有傳統診斷和簡易診斷的經驗,你可能無法在現場與維修人員溝通,產生語言和專業的距離,造成心理的隔閡,可能使你無法了解到更多的真實情況。在奠定了最基礎的東西后,再來接受和應用精密診斷,則是水到渠成的事。
對于上來就從事精密診斷的人,建議你盡快補上缺失的課程,越是對底層知識的把握,越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方法,而思想方法的形成,就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方式和行為準則。